“洋垃圾”禁令出臺后,本報率先關注到該事件并獨家進行了報道。稿件發出后,引起市場較大關注,多家公司對該問題做出了回應。
近日,有4家從事資源回收利用的新三板企業,針對該禁令發布了公告說明。
據統計,目前使用進口原料的新三板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共有8家。截至8月17日,有祥云飛龍、巨東股份、陸海環保和萬興隆4家企業發布了“洋垃圾”禁令對公司經營影響的公告。
從主營業務上看,祥云飛龍、巨東股份和萬興隆主要從事廢舊金屬資源回收加工業務,陸海環保從事廢舊塑料加工利用業務。
進口原料占比較低的祥云飛龍率先表示,“洋垃圾”禁令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影響。公司稱,目前使用的原料主要為公司自有礦渣和國內采購的二次物料,少量進口原料均為低品位氧化礦,不存在進口“洋垃圾”的情況。并且,國內二次物料完全可以滿足公司生產需求,對于進口低品位氧化礦的依賴程度會進一步降低。
巨東股份表示,未來將重點布局廢五金類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公司擬通過日本全資子公司東和株式會社逐步開展在日本處理部分價值大、易拆解、人工需求少、機械化要求高的廢五金類固體廢物。
萬興隆表示,2017年底前國家禁止進口的4類24種固體廢物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因為公司不進口以上固體廢物。同時,萬興隆目前進口的廢舊金屬純度含量較高,屬于相當清潔的廢鋁。
在后續采購中,萬興隆將提高自動許可進口類的進口采購和國內廢舊金屬的回收比例,降低限制進口類的進口比例。
根據政策,陸海環保也在調整進口原料的比例,公司稱,目前已有大部分的原料采購來源轉為國內工廠邊廢料、生活回收料等,再生加工處理的品類也有相應的調整。